不知大家有沒有試過拍攝出來的相片黃黃的,或是顏色總是與實際的不大相同? 其實這就有可能是"白平衡"(White balance)設定錯誤了。 由於在不同光源下出現有不同的色溫(Colour Temperature),令同一物件在不同環境下呈現不同的顏色,如一張白紙在日光底下可呈現白色,但在鎢絲燈下卻是黃色,而白平衡功能就是讓拍出來的 物件能夠還原至其真實的顏色。 何為白平衡? 攝影就是記錄光線,而光線是由很多"顏色"來組成的,除了日光比較"白"之外,如光管、夕陽、燈泡等其實也是偏向某一種顏色的,這個可以用"色溫"(Color temperature)來表示: 晴朗藍天 12,000 ~ 15,000 °K 日蔭下 10,000 °K 藍天白雲 8,000 ~ 10,000 °K 陰天 6,500 ~ 7,500 °K 日光型螢光燈 6,500 °K 日光 5,500 °K 電子閃光燈 5,500 °K 閃光燈泡 4,200 ~ 5,000 °K 早晨或下午陽光 4,000 ~ 5,000 °K 白色冷調螢光燈 4,500 °K 白色暖調螢光燈 3,500 °K 攝影棚燈光 3,400 °K 石英燈 3,300 °K 攝影棚燈光 3,200 °K 鎢絲燈泡 2,700 ~ 3,200 °K 黎明、黃昏 2,000 ~ 3,000 °K 燭光 1900 °K 測量單位是Kelvin (°K)度。數值越低紅色越強,數值越高藍色越強。 那麼經常在相機裡看到以下的符號又代表什麼? 自動 一般情況或有混合光源 (若畫面只有單一或單調的色調便不適用) 日光 天晴陽光充足情況 (戶外) 陰天 烏雲陽光欠佳情況 (戶外) 白熱燈 (鎢絲燈) 一般室內情況 (如酒家, 大排檔等) 螢光燈 (即光管) 一般室內情況 (如辦公室) 注意某些相機有 High 和 Normal 的設定,因為某些光管的色溫有偏藍/紅的情況發生。 閃光燈 配合閃光燈時使用 陰影 日光下主體於陰影位置 手動自設 利用灰卡或白紙設定白平衡值 (下節再談)